sissi
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
(這是心得文,而且會很長)
緣起於我在PTT的芳療版回了一篇文章,結果有版友推文說我的文章讓她不舒服。
讓幾位版友覺得不舒服了,真是抱歉。
當我上來看到推文時,不舒服三個字打進腦袋裡引起一陣暈眩,
以及一陣陣的疑問,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?我一直問自己那個不舒服的點到底在哪?
想了種種可能,有了種種推測,最後我放棄猜測,
除非對方自己說了算,不然我想的任何都是自以為是而已。
我問自己,那我為什麼會對別人的"不舒服"感覺到那麼多緊張,
在網路上不就是這麼回事,當公開發表了意見,就要接受別人所有可能的反應。
然後我重新看一次那篇文章,放下情緒之後我看見了自己的問題。
我看到了一種傲慢。
也許這不是讓別人不舒服的點,但看見這個讓我不舒服了,
而且感到十分羞慚,幾乎要忍不住按下大D砍文了。
很久以前,在我剛進肯園時,那時外界對肯園曾經有過一個批評,
說肯園的芳療師姿態太高,驕傲自滿等等。
那時候我們還努力想要放下這樣的習氣,想要學著當謙遜的芳療師。
不過就因為"不是",所以才要"學習",
而江山易改,但是很多事情就是這樣,
默默的滲進腦中心中,然後就變成態度與文字。
是的,我們的確是曾經在那樣有趣的公司中,受過訓練,
學了有趣的東西,經歷了很多好玩的探索。
所以我們自以為,比別人好。
看到這個印記還在身上,真叫我出了一身冷汗。
因此我想要道歉,為了這可笑的傲慢。
***
而在以上的過程中,我想到這一陣子以來的客人,
幾乎有八成都抽到了CT25。
CT25是我不太常用的精油,所以當這瓶油這麼頻繁的被抽到時,
當然就讓我開始陷入思考,在想著究竟意味著什麼呢?
在某個療程的一個片刻,一張奧修禪卡進入我的腦海中--"比較"
比較會帶來自卑或優越感。
當你不比較的時候,所有的自卑感和優越感都會消失,
那麼你存在,你就只是存在。
不管你是棵小樹或是棵大樹都沒有問題,你就是你自己,你是被需要的。......
只要向周遭看一看,一切都是被需要的,
每一樣東西都好好地配合在一起,它是一個有機的統一體,
沒有人是較高的,也沒有人是較低的;沒有人是較優越的,也沒有人是較低劣的,
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,無法比較的。
(摘錄自奧修禪卡一書)
療程做完後我並沒有向客人提起這件事情,因為我還想不懂。
***
在另一個晚上,正在看新的影集"美女上錯身",
片中女主角有著瘦妹的靈魂卻進入了胖妹的身軀,
因此她有了一些新的理解,也有了些新的悲哀,
例如她放不下曾經身為瘦妹時看到胖妹的優越感。
看到這一段忽然有種被觸動的感覺,我現在是個胖子,
心裡面卻一直住著那個10年前只有50公斤的"過去的我",
但我始終沒有認真想要減肥過,或許是在那之前必須先面對某些難堪的事實。
那個晚上我自己抽油,也抽到了CT25,但卻沒有使用。
***
又有一天,我到陽明山的山腳下,名喚北新莊的地方,
去找以前的芳療師同事兼好友Wing,她慷慨的要分我一些田土,
到了她的實境開心農場,完全不知要從何下腳,
深怕一不小心就踩到了那些長在雜草堆中的香草植物。
"那些草什麼時候要除掉呢?"我指著一片咸豐草問她。
她笑了說:
"在還沒有要種植其他植物前,那些草是不除的,
因為除草之後若下大雨容易造成土壤流失,大太陽會讓田土裂開,
所以栽種之前不除草,這也是自然農法的一部分。"
呵。貴香草植物而輕賤咸豐草的我,真的太膚淺。
***
到了今天晚上,在暈眩過後,終於一切逐漸清晰明白。
我,以及抽到CT25的客人們,我們有一個共同的課題要跨越,
當然這個課題就是"比較"。
無論是感覺優越或自卑,覺得"我比較好"或是我不夠好",
其實都是同一件事情,一樣在內心中感覺到了自己的不足。
說著"我比較好"的人,之所以需要比較,也是源自於無法自我肯定,
當我們可以打從內心裡肯定自己時,根本無須與任何人比較。
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真是一句傻話,誰又在上誰又在下?
我難道不是因為跟某些人比較之後自覺卑微之後要從別處尋回自信?
這樣的理解和過程,
一遍又一遍的在生命各個階段不斷重複學習,不知何時能真正學會。
CT25中有綠薄荷、萬壽菊、藏茴香、樟樹,
氣味非常輕盈,聞了之後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。
CT25可以消脂,溶解我們因為恐懼而緊抓住的脂肪。
可以促進新陳代謝,讓人放下過去而勇於面對現在。
可以對抗腫瘤,也對抗心中那些妄思妄想恣意蔓延的負面情緒。
所以,每個地方都很好,每個努力為客人提供服務的按摩師/芳療師都很好。
每個精油廠認真做出來的精油都很好。
每個想盡辦法為客人進口各種精油的機構都很好。
花園中有刺的玫瑰很好,旁邊一樣有刺的盛開的咸豐草也同樣很好。
不好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的自以為是(嘆)
當發現自己的身體或心靈或腦袋開始成為一灘死水,
常常想著只有怎樣才是好的,怎樣才是對的,怎樣才是應該的。
擔憂著不能這樣或那樣,恐懼改變,擔心自己永遠不夠好......
那麼,CT25將能帶來一汪活水.....
洗滌身心,並帶來一種輕盈的勇氣。
讓我們,不張揚,不退縮,卻自在。
sissi
2009年10月29日 星期四
說到大天使CT4,前幾天才被急救了一下~
話說那天睡前就覺得有點不舒服,睡到清晨全身疼痛的醒過來,
一心一意想踢醒枕邊人幫我按摩背部,可是看到人家睡得很甜美也會於心不忍,
那時候真的是痛苦萬分,覺得全身上下每個地方都不舒服,
超想立刻打電話預約一個療程......在求助無門的凌晨四點......實在很想哭
後來實在是躺不住了,拿出之前調好的"女王的鞭子"配方油,
仔細的耐著性子慢慢把全身都塗滿,能按摩的地方就按摩一下,
不要忘記頭頂跟腳底都是很重要的地方,
然後做一些伸展操,休息一下,放一缸熱水泡澡。
安靜地坐在浴缸中,感覺到那些不舒服都一點一點在熱水中溶解掉了,
僵硬的肩膀跟腰背也逐漸放鬆,想吐的感覺也漸漸趨緩......
泡了十分鐘的澡,我活過來了,然後也終於能夠好好的睡著。
而這就是CT4一個很重要的功效,幫助過度疲累以致於睡不著的人,
能夠好好的休息,並且在睡眠中補足元氣,醒來後會覺得自己活力滿滿!!
以下是我經常使用CT4的方式~
1.調油泡澡,就如前面所說,感覺疲累虛弱時(氣虛),
或者是覺得全身都"卡卡的"很不流動時,一定要補一下的!
2.腹部按摩:特別是因為情緒而引起的消化問題、脹氣等,
緊急時可以口服一滴,或者是純油一滴用在腹部握持,
如果是長期的問題,就調成3%~5%每天按摩腹部。
3.抗感染、分泌物過多:
我有一些朋友,她們對於使用玫瑰這類很柔美的氣味有排斥感,
對於松紅梅等更是敬謝不敏,而很妙的是,
若用這類精油來處理她們分泌物的問題,往往也是成效不彰。
但是改用CT4之後效果就非常好,無論是氣味或分泌物、搔癢感都大大減少,
用法也是最簡單的,浴後一滴純油滴在底褲上這樣而已。
4.緊急補氣:一滴按摩頭頂,一滴按摩腳底心,如果會站樁的可以站一下,
不站樁的話就深呼吸,做幾個大伸展動作,觀想宇宙能量如白光般灑落罐滿全身。
5.緊張、焦慮、缺乏自信等等引起的失眠,都可以用,
CT4強大的力量可以給你面對世界的勇氣,睡得好之後精神就會好。
而且不會睡太久......時間到就會自動醒過來了XD
6.對於大痘子或膿腫也很有消腫的效果,可以調較高濃度(10%)時時塗抹
另外如果臉上紅腫或長了很多白頭粉刺,也可以用低劑量(1%)來敷臉
(因CT4有光敏性,高濃度限於夜間使用!!)
7.有快感冒的感覺,或者是感冒一直好不了,都可以用CT4做氣卦按摩,
純油3~7滴沿著脊椎滴上來,然後按摩脊椎兩側,
也可以用CT4 跟 CT17 各三滴,補氣補血一起來~~
8.在心靈層面,CT4是一罐幫助我們堅定意志、不卑不亢的精油,
當自己有足夠的自信,願意支持自己的決定時,
我們就不會感覺被打壓,也不會去打壓任何人。
以上,可以看出CT4對我來說就跟"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"一樣,
是屬於有用有保佑系列的~所以雖然也是貴松松,但還是得用的啦~
sissi
2009年9月28日 星期一
CT7是我大熱愛的精油之一,也是我會建議給每個新手必備精油!!
複方成分是:真正薰衣草、羅馬洋甘菊、佛手柑、醒目薰衣草
CT7的香氣柔軟溫和,性格也是,在使用上也非常萬用,
真的是居家旅行必備好油啊!!
1.臉部保養按摩:可以單用CT7,也可再加入CT10,
兩者一起調成3%的臉部按摩油,可以安撫、柔軟肌膚,幫助消炎消腫,細胞更新~
另外也可以加入泥敷面膜中,CT7 & CT10 各一滴。
泥敷面膜怎麼調呢,很簡單,使用適合肌膚的面膜土,
例如油性肌可以選擇綠土,乾性肌選用粉土或紅土,也可以幾種不同的土調和,
面膜土+純露+植物油少許+精油1~2滴,就可以調成泥狀來敷臉了,
大約敷個10~15分鐘,不要敷到面膜乾掉,時間到就可以洗掉囉!
2.按摩頭皮:頭皮緊繃、失眠,或者剛染完髮想要護色,
可以調成3%左右來按摩頭皮,滋潤頭髮。
3.燙傷:這是我常在用的用法,如果有單方真正薰衣草或穗花薰衣草也可以替代使用,
總之就是燙傷一樣要先沖水,沖完水之後"純油"滴在燙傷處。
可以每半小時就滴一次,會好得很快~
不過當然如果燙傷的太嚴重還是得要快點送醫喔!!
酯類精油大致上來說很親膚,可以直接滴在皮膚上不會有強烈的刺激感。
4.緊張、焦慮、孤獨感、不安、失眠
可以用CT1+CT7調成2~3%每日按摩塗抹第三脈輪(腹部肚臍周圍)
也可用在睡前擴香
其實失眠的狀況有太多種,很難說用哪種油最有效,
也許對別人來說很振奮的油,自己用起來反到最放鬆也不一定呢~
5.護手油膏:其實做護手油膏的重點在植物油,精油只是調香~
不過選用CT7或花香類的精油總是對肌膚有很好的修復效果的!
我的冬日必備護手油膏配方是
辛巴達聖油+蘇摩聖油+CT7
所有的粗硬乾荒都可以處理!!
以上,CT7也是我隨時會拿起來隨便亂用亂擴香的一罐,
我對這罐沒別的可說,就是愛呀!
訂閱:
文章 (Atom)